名家评陆秀竞:刘礼宾
2025年07月31日

刘礼宾:

写实的问题,其实是中国画二十世纪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这里我想说的是,整个山水画画幅形成,本身是不是被现实、景物所破,就是我画中的景所造成的完整性或者宏伟气象,本身会不会被我们所写生的对象、真实景象所刺破?陆先生的画中没有刺破,这是我非常欣赏的一点。

陆先生本身这种直线,和太极的旋转笔法是一种什么关系。这个太极可能是一个切线的关系,一个太极弧线切的过程中,尽管看起来是直线,仍然是切线的行笔过程,还能顶起山水的气象。其实我们看陆先生的画,所形成大山大水的气象,我是这么感觉的,又很直,又不太一样,可能和这个有关。

我们一直在说潘天寿说的拉开距离也好,两峰对峙也好,说了很多态度方面的东西,有的说是画论层面,有的说是西方来的语言抽象层面。这样一个两峰对峙,我们的理解,其实他是一个内心修行的对峙,可能出来就是我们和现代主义或者写实主义的一个嫁接。这个过程中有成功也有不成功,在成功与不成功之中,可能二十世纪很多的探索,和颜色、形式的结合,我们都要重新去审视。

另一个问题,我们所说的中国画所引入的现代主义那一部分,包括九十年代的新水墨,从陆先生这里特别好理解,浑然一体,而不是皮是皮、色是色。为什么能达到这一点?也是我们需要去思考的。为什么很多所谓的国画家去做大形式、小形式、抽样笔墨、线条流感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破的,或者说仅仅是一个材质的简单转化而已?这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