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评陆秀竞:张立辰
2025年07月31日

张立辰:

    我跟陆秀竞、姜宝林都是老同学,在学校的时候对秀竞兄的印象,就是这个人很执着,他的画很平实。我们恰逢六十年代的浙江美院,浙江美院的教学尤其是中国画教学,可以说是整个中国开始院校教学的一个黄金时期。因为六十年代,这些老先生们提供有这样一个环境,我记得三年困难时期以后,大跃进之后,经历了调整、充实、提高这一个阶段,对于文化艺术给到很大的空间。潘天寿先生在主持浙江美院教学的时段正好是这个时候。所以六十年代潘先生就能把中国画的教学按照他自己的思想来实施,在教学建设、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各个方面,使得教学实现了完整性,给艺术院校的教学打下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

    为什么后来文革之后也好,或者近几十年来讲,我们一说起中国画教学,就想到浙江美院,原因就在这里,它无形当中就是浙江美院成了中国画传承的一个典范,中国画应该从那里出来。所以到了二十世纪初我就想这个美院的教学应该把中国画独立出来,那时候我说南北独立,我说赶快成立中国画学院。其实我认为最有条件成立的还是浙江美院,文化基础、思想基础和潘先生奠定的教学基础,都非常有利。到现在的中国,大家想想看,都被改造掉了,教学的实质,全国美术院校,再压缩一下就是中国画教学,中国画教学现在全国看看非常惨。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在前两三年搞了一下山水和花鸟画教学的全国性座谈会,同时办了一些展览,大家看完以后都觉得好像中国画所剩无几了,在那个展览的作品中真正像中国画的画几乎很少,五花八门什么都有。

    我说这些现象,都是几十年来美术教育的状况、状态,现在我们总结一句话,二十世纪以来以西画改造国画已经成为一个主流,而老先生们像潘先生实际上是在反改造,实际促成了浙派人物画的产生和浙派人物画的成熟,现在吴山明把浙派人物画又往前推进了一下,这是二十世纪西画改造中国画,中国画反改造的成果。

    我想表达的是,像我们这一代六十年代在浙江美院学习的学生,都对于中国画传统有一个认识。我现在说二十世纪是西画改造中国画,中国画反改造。二十一世纪,则用中国传统观念,用中国传统的理法和文化思想做武器,不仅反改造,而且要改造其他,改造西画,要把西画和其他我们可以吸收可以利用的因素改造过来,用中国的思想、传统规律和艺术观念、理法去改造他们,按照潘先生的一句话,让中国画增高增光。实际上这个增高增光在传统艺术上,对于中国古代一些好的东西再挖掘,另外再吸收其它。陆秀竞先生这些年来就在做这个试验,山水、人物、花鸟都画,而且技法上也有很多的探索,有很多成果,很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学习。